淺談-現代會展行業幾大痛點
1、展會題材重復迎來的競爭的痛
現代展會競爭,已經從展會題材競爭轉變成為展會創新的競爭,展會題材的細分越來越精準,各種細分題材的展會基本都被占據,現在競爭的是服務,是吸引眼球的配套活動,是高質量的采購商邀請。
海量的展會題材已經讓展商和采購商眼花繚亂;全球每年展會已經超過30萬場,同一個行業的展會,每年全球要舉辦至少30場;特別是中小型展會,展商和采購商怎樣選擇,他們既不想錯過目標市場的推廣,也不想盲目參加一個沒有成效的展會,浪費自身經費;展會主辦機構怎么在海量的展會中脫穎而出,是展會主辦者一直以來的痛。特別是正在處于提升階段的中國展覽市場,尤為突出。
2、采購商及專業觀眾組織的痛
現代展會競爭,已經不是展商組織的競爭,再多的展商,沒有高質量的采購商,只會成為雞肋展會。如果一個展會,只有幾十個展商,主辦機構卻邀請了幾千上萬的高質量采購商,展商的回頭率會達到200%,因為,部分觀眾或采購商會成為下一屆的展商;部分展商會擴大展位面積。一個成熟的展會主辦機構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觀眾邀請上。
3、國際展商與采購商比例的痛
根據兩大國際展覽組織IAEE及UFI制定的規則,國際展覽的展商比例需到達20%,采購商比例需達到15%;但在中國的展覽項目中,能達到這樣的規模比例的展會,不到10%,但大部分展會,還是稱之為國際展覽.從這組數據來看,中國的展會的國際規模,嚴重不達標。在展會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不光是中國的會展業是這樣的局面,其他國家的展會同樣面臨這樣的局面;尤其在展會業不發達的國家。泰國、韓國等國家和地區,包括香港和臺灣,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展商和采購商,政府出資,分別采取對展商和采購商補貼展位費、機票和酒店費用。這種政府出面,影響會展業的競爭關系,使得中國的展會主辦倍感壓力。
4、營銷推廣渠道的痛
中國大部分展會主辦機構,都是在進20年中發展起來的,展會國際化進程嚴重滯后;在歐美發達會展國家的展會主辦機構,早就鋪開了國際戰略;他們在全球經濟較發達的國家或城市建立辦事處和分公司,搭建全球會展營銷和觀眾組織網,向全球推廣他們的展會項目,以完成他們的全球化布局。相比那些只有在當地國做營銷的展會主辦機構而言,早早的把他們甩在后面;雖然,有些成熟的展會主辦機構,在國際市場推廣上做了大量的工作,但始終顯得不足。反而,那些全球展會業大佬們,利用自身國際資源優勢,強行并購了中國大部分優秀的展會,行程全球關聯展會聯動聯合。這就是我們展會營銷推廣的痛。
蘇州蘇墨展覽裝飾工程有限公司-淺談